以下是钱钟书的10句经典名言:
1.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钱钟书认为,人生就像吃葡萄,有人选择先吃最好的,享受即时的甜美,但随着葡萄逐渐减少,他们只剩下回忆;而有人则选择将最好的留到最后,尽管在过程中可能会吃到不那么美味的葡萄,但他们始终保持希望,期待着更好的未来。
2.有一种人的理财学不过是借债不还,所以有一种人的道学,只是教训旁人,并非自己有什么道德。
在钱钟书看来,这种借债不还的理财行为和那些空谈道德教训他人的人本质上是相同的。他们尽管口头上说得天花乱坠,但实际行动却恰恰相反。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们自己的信誉,还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产生了负面影响。

3. 似乎我们总是很容易忽略当下的生活,忽略许多美好的时光,而当所有的时光在被辜负被浪费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
在钱钟书看来,人生如同一部仓促编织的织锦,我们在其中忙乱穿行,时常遗忘欣赏织锦上的每一处细致花纹。那些被我们轻易略过的瞬间,其实蕴含着最真挚的情感与最深切的体悟。只有当这些时光一去不返,化为记忆中一段尘封的往事时,我们才会回首感叹其美好。
4.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早知道这样,结婚前那种追求、恋爱等等,全可以省掉。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本相全收敛起来,到结婚还没有彼此认清,倒是老式婚姻干脆,索性结婚以前,谁也不认得谁。
钱钟书认为,婚姻的现实与人们的预期往往大相径庭。人们在婚前可能会被恋爱中的浪漫和激情所迷惑,而在婚后却发现对方并非想象中的那样。老式婚姻可以直接步入婚姻,虽然缺乏婚前的深入了解,但也减少了婚后的失望。

5.把忍受变成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灵魂可以自主,也可以自欺。
在钱钟书看来,将忍受转化为享受,不仅是精神对物质的超越,更是对自我灵魂的一种锤炼和提升。灵魂拥有自主的力量,可以选择以何种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然而,灵魂同样也可能自欺,逃避现实的痛苦与困难。
6.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钱钟书认为,婚姻这座城池并非简单的进与出,而是人生复杂情感和追求的缩影。城外的人渴望进城,感受城内的温暖与安宁,期待拥有一份执着的爱情,愿与爱人相伴一生;城内的人却在琐碎的日常中感到束缚,向往城外的自由与新奇。然而,生活的真谛或许并非在于追求永恒的激情与浪漫,而是如何在围城内外的徘徊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满足。

7.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钱钟书认为,我们的人生常常因为矛盾而陷入困境,那些我们不留恋的事物,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难以割舍。这种留恋可能源自对过去的回忆,或者对未来的恐惧,犹如一根刺深深扎入我们内心。然而,要摆脱这种困境,我们必须学会放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拔掉心中的那根刺,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8. 拍马屁跟恋爱一样,不容许有第三者冷眼旁观。
在钱钟书看来,拍马屁与恋爱确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人与人之间微妙而复杂的互动,都需要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以维系其纯粹性。正如恋爱中不容他人置喙,拍马屁也同样忌讳第三者的冷眼旁观,因为这种旁观往往会破坏原本和谐的气氛,让一切都变得尴尬而难以为继。

9. 同行最不宜结婚,因为彼此是行家,谁也哄不倒谁,丈夫不会莫测高深地崇拜太太,太太也不会盲目地崇拜丈夫,婚姻的基础就不牢固。
钱钟书认为,婚姻需要一定的神秘感和相互欣赏,才能够保持长久的吸引力。而同行结婚由于双方过于了解而失去了神秘感和崇拜感,往往难以避免比较和竞争,这会导致缺乏崇拜的婚姻基础不够牢固。
10. 话是空的,人是活的;不是人照着话做,是话跟着人变。
在钱钟书看来,话语本身并无生命,仅仅是人们传递思想、情感的符号。然而,人作为有思想、有情感的生物,是不可能完全被话语所左右的。相反,人是在不断地改变、创造着话语,以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境。因此,我们不应被话语所束缚,而应灵活运用,让话语成为我们表达自我、理解世界的工具。
